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明朝那些事儿 > 万国来朝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

万国来朝 第十二章 朱瞻基是个好同志(12 / 19)

卡住了他们仆大欺主,翻身做人的可能性。所有经过票拟的奏章只有经过皇帝的批示,才可以实施。

由于皇帝用于批示的是红笔,所以皇帝的这一权力被称为“批红”。

至此,到明宣宗时,皇帝的权力被正式分为了“票拟”和“批红”两大部分,朱元璋做梦也不会想到,仅仅过了不到三十年,他苦心经营的政治体系就被轻易地击破并改动。

此后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票拟”的权力一直为内阁大学士所占有,而“批红”的权力却并非一直握在皇帝的手中,在不久之后,这一权力将被另一群登上政治舞台的人所占据。

这些人就是太监。

明宣宗这一辈子没干过什么坏事,也不好酒色,除了喜欢斗蛐蛐被人说过几句外,没有什么劣迹,但有一件事情例外。

有些后世的人甚至认为,明宣宗做的这件错事给大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他到底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灭绝人性的事呢?

说穿了其实也没什么,他只不过搞了点教育事业——教太监读书。

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突然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大家应该知道,在传宗接代观念极其严重的中国,去坐太监的都是不得已而为止,混口饭吃而已,这些人自然没有什么文化,而朱瞻基开设学堂的目的,正是为了给这些太监们扫盲。

可他不会想到,这次文化启蒙运动不但扫掉了太监们的文盲,也扫掉了阻挡他们进入政坛的最后一道障碍。

要知道,当一个坏人并不难,但要做一个坏到极点的极品坏人是很难的。没有文化的坏人干点小偷小摸,拦路抢劫之类的勾当,最多只能骚扰骚扰自己家的邻居老百姓,而读过书的坏人却可以祸国殃民,危害四方。

从事情的后续发展来看,朱瞻基的这一举措确实也培养了不少极品坏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