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都知道安毅是工兵出身,工兵有一项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对战场的地形、河流、道路、气候、土质、石质、植被等等必须深入了解,在这一点上,德国人做得最好,其次是俄国人,而我们的军队由于比较年轻,还把主要精力放在挖土方搭木桥上面(众人又是一笑)……现在我们黄埔军校终于有所改进,把原本属于步科的《军事地形学》引入工兵科课程,非常令人欣慰!
在此前的两年,晚辈的工兵营就开始摸索,到了模范营得到加强,从奉新之战到泰州之战,经过一次次的实战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基本形成了一套在目前来说尚算完整的工兵专业艹典,目前这一艹典已经被中央军校选用为工兵科教材。
在鱼丰战役中,晚辈正是以一个老工兵的知识,看到了平坦地形中对我军最有利的条件。同样的地形条件下,我们感到困难敌人也不舒服,就看谁更好地利用,把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比如丰县西南和西北这两条河流,诸位请看……”
随着安毅深入浅出的系统讲解,众将校对鱼丰战役的构思、战前侦察、作战计划制定、工、步、炮兵种间的协调、战役的展开以及要求等等有了深刻而直观的认识,对安毅和读力师将校们观察之细致、策划之周密、行动之敏锐、打击之坚决、追击之迅速无不叹为观止,绝大多数人直到这一刻才了解到,读力师主帅的军事素养、各级指挥官的水平、士卒的训练有素等等,早已超出了其他部队不止百里,知道为何读力师的战斗力如此强横。
声声叹息中,安毅放下指挥棒接着说道:“在这一成功的战役中,不得不提及第三十三军,想必诸位都知道,三十三军七十师的老班底,是那个被枪毙的徐奋弢副军长从山里拉出来的绿林好汉,七十一师是投诚革命的张克瑶将军嫡系,由皖、鲁、豫老兵组成,潘善斋将军的七十二师原本是第十军教导师。
这三个师每一个士兵的战斗力都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