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我们心领。儒家之道,在于天下昌平,国泰民安。你若真有意,就与我等竭尽全力,匡扶天下,阻止这场灾难。如此就是最大的尊师重道了。”
“弟子明白。”
方云低头躬声道。三公为天下儒首,士子楷模。当初若非三公一幅笔墨,他可能已经在十五岁成人之礼时,死在了巴林矿山上。
太保站在太傅左侧,方云刚进来时,他的眉头紧锁,显得忧心忡忡,只是看到方云时,才稍稍展开。对于方云,太保的感觉却是有些复杂。
平心而论,太保一直觉得方云有些机谋诡诈,不是儒家的作风。当初方云册立冠军侯时。太保就是极力反对的。为臣之道,当以“忠”字为首。方云在“忠”之一字上,被当头一喝,就足以证明问题。尽管他最后跨过去了。
不待见就永远是不待见,不会突然之间就变得喜欢。只是在现在这种时侯,方云还能处现在危如累卵的上京城中,却不得不让一向对他不待见的太保,百感交集。
时间如白驹过隙,七年的时间,让方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士子,成就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臣,造化之力不得不令人叹息。相反,太保曾经看好的那些人,在这场乱局之中,早已成为对大局无足轻重的存在,远远的被方云盖过了光芒。
“方云,当初你封侯冠军,老夫也曾百般阻扰。认为你机谋诡诈,不是为臣之道。若让你执掌权柄,非社稷之福。如今事过境迁,我承认当初在你封侯这件事情上,我的目光确实过于短浅了。老夫向你道歉。”
太保说着,却是向方云拱手行了一礼。
方云大吃一惊,太保对他不待见,这他是知道的。只是方云也没想到,这个看起外表执拗,像块硬石头的太保大人,居然会向自已低头道歉。方云心中对于执拗的太保的看法,顿时大为改观。
“太保,使不得,方云万万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