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声还是支持声,都让他成为现在灸手可热的人物。这一放出话来,立即给人一种不容置疑,必须照着话去做的感觉。
“是,小侯爷。不过,礼物……”
“封侯之事一过,我自会一一回帖。”
方云漠然道。这些人来自九州各地,背景复杂,代表的是大周朝各州各府的大小官吏,不宜全部得罪。
众人闻言大喜:“多谢小侯爷。那我们先回去了。”
众人纷纷将礼物搬下,一些人甚至直接将马车留下了。这些各州各府的使者退去,另外一些人立即冒出头来。
“这位可是平妖大将军方云?”
一名鹤发苍苍的老儒拱了拱手,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方云扫了一眼这名老儒,只觉对方神色古板、严肃,立即心中有数。
“在下正是。”
方云以儒家礼节回了一礼。
看到方云以儒家礼节回礼,这名老儒神色稍霁,不过,依然有些严肃:
“当年元宵节,皇室宴请王公贵族族及王侯子弟。士子当年曾夺得文武魁首,可见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请问士子什么是礼法纲常之道?”
“来了,”方云心中一动,自然知道这名老儒是冲着什么来的。他这次封侯,反对最多的就是那些刻板守旧、皓首穷经,死读圣贤之书的老儒。这位老儒显然就是其中之一。像他这样的人,各州各府不知道多少人。
这些人秉承的是心中的原则,倒不一定是冲着他本身来的。也不好得罪。
“礼法纲常之道,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方云开口道。
“请问士子,如果君非君,臣不臣该当如何?”
老儒死死的盯着方云,目光变得凌利起来。
眼下,方家“一门三侯”正值风口浪尖,这句“君非君,臣非臣”显然是针对方云封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