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到时候,支持徐谦的只有徐谦自己,他一个人反对,又有什么用?这不算悬而未决。”
杨一清不由笑起来,他算是明白意思了,这其实也是廷议的漏洞之一,表面上看好像很公允,各部还有各监寺的主官都可以要求讨论一些大事,可是主持的却是阁臣,阁臣若有偏向,其实廷议的结果,往往都会对内阁有利。
假若只是有一个人反对,而同意的却是绝大多数,内阁可以直接拍板定案,自然不必去请天子裁决了。
杨一清道:“不错,这还只是其一,这税改是徐谦提出来的,到时必定阻力重重,咱们借着他的名义税改,将税局读力出去,到时天下人纷纷反对,首先骂的也是他徐谦,这是一举多得的妙策,如此说来,老夫今夜是不能睡了,得好好主持一下内阁的章程。”
杨廷和微笑,道:“要多注意自己的身子。”
杨一清哈哈笑道:“无妨。”
接着,杨廷和立即下文去了翰林院,抽调了不少侍读和学士,参与章程的修订,毕竟是剽窃别人的成果,所以并不担心花费太多时间,一夜功夫,大致时间也是足够。
杨廷和则是开始挑选入宫廷议的名单,让人下了条子,徐谦在一些**中,主要的党羽是在刑部还有大理寺,除此之外,礼部也有一个,他完全可以借口此事和礼部、刑部无关,只邀吏部、工部的一些头脑人物参与。
…………………………………………………………………………………………………………………………………………
“徐部堂。”
如今以为贵为翰林学士的师兄谢正来访。
徐谦从宫里出来之后,便没有去部堂,直接回了家,紧接着,谢正就登门了。
谢正在翰林院,翰林院这个衙门人多嘴杂,而且又接触高层,所以对许多的事都多少知道一些,现在他来拜访,一方面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