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男人,胡子拉碴的跳出来手舞足蹈一番,实在让徐某人大倒胃口。
礼乐之后,便是祭文,这祭文自是礼部之手,所谓祭文,一方面是讲给鬼神听得,另一方面,却也是说给自己听的,礼官声调铿锵,殿中语调悠扬:“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这等冗长的祭文,足足用了一炷香,最后才终于以伏惟尚飨,为祷为祈结尾。
祭文之后,上下官员生员人等俱都毕恭毕敬的行了学生礼,之后又转道启圣殿,祭祀了圣人先祖,一通大礼行下来,气氛紧张不说,不少人已是有些疲惫,许多人的额头上,已是被汗水浸湿。
祭拜了启圣殿的诸位先贤祖先之后,礼官们便请诸位先到偏殿歇息,因为祭祀孔庙,本就礼仪冗长,没有四五个时辰,也不能结束,而官方的场合,祭祀的大人多是年纪不轻,徐谦这样的年轻人,比较还是绝少数,因此中间不免要歇息一二。
偏殿里,诸位大人纷纷落座,礼官、祭官命人奉来茶铭,众人也不客气,纷纷吃用起来。
这个时候,却是所有人紧张的时刻,费宏眯着眼,自有礼部尚书的矜持,显出沉默寡言之态,其实他心里,却暗暗有几分防备,祭文俱都是礼部草拟的,也就是说,这一切,也都是礼部的安排,可问题的关键却在于,王守仁为首的王学官员,并没有要求修改,也就是说,他们似乎很认可祭文。
假若如此,一切都按着礼部的剧本走下去,王守仁这位王学的领袖,不但要拜朱夫子,而且,还要大大的颂扬朱夫子一番,只是,他们如此大张旗鼓,甚至于对朱夫子如此恭谨,将他同样称之为至贤先师,难道,就不怕打自己的脸吗?
要知道,这时代其他事都可以好好商量,可你要是在政见、学问上做出妥协,这是十分避讳的事,王学和理学的学争,正是因为两者的理念背道而驰,水火不容,连基本的宗旨都是全然不同,因此才有如此尖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