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做官,哪有痛快一说。
唯一让人觉得宽慰的是,这传旨的太监对徐谦很是客气,甚至用恭谨二字来形容都不为过,就如下官见到了上官,满脸堆笑,心里琢磨着如何说话讨喜。
徐谦倒是板着脸,待人来齐了,摆了香案,众人一起接旨,这太监展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因时事多艰,朝廷孜孜图治。朕继大统,以仁孝治天下,此臣民共知,何谓仁爱,即爱民勤政而已,兹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浙江巡抚徐谦,锐意陈新,推广新政,重税于富,而轻税于民,江浙百姓,人人欢欣鼓舞,皆言善政。徐卿所为,深合朕意,新政之举,乃开历来未有之先河,创朕之不朽大业矣,朕常言,无谓新政旧政,若益于民,则应大加褒奖,如妨于民,则必废黜以安民心,于是朕继大统,黜正德弊政,时有今曰,百姓皆颂,今徐卿勤于王事,为君分忧,为彰显其德,特旨褒奖,令刊发邸报,咸使闻之。”
…………………………………………………………………………………………
这一下子,所有人震惊了。
居然是表彰的奏书。
是表彰。
就算是表彰,一般情况之下,朝廷下个文就是了,或者是录入邸报,也完全足够,可是特旨表彰,又称新政为开历史先河,创天子不朽大业,然后又称赞徐谦勤于王事,为君分忧。这等于就是告诉天下人,天子乃是新政最坚定的支持者,新政的推行,与天子息息攸关。
至于那什么巡按周昌,圣旨里只字未提,可越是不提,意味就更加明显,和天子不朽大业比起来,一个小小巡按算个屁,连个屁都不是。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天子给新政完全定姓,一旦定姓,这就意味着,新政之举,不能再有争议了,连天子都发旨颂扬,现在唱反调,就是和天子对着干,再者这封奏书,显然是经过内阁发出的,至少内阁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