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状元公,百年难出一个的六首,又是年轻轻就贵为学士的人物,更不必提他带兵南下解救杭州事迹,因此徐谦早已成了杭州人心目中的英雄。
英雄,往往容易惨遭围观。
大家屏息等待着,专侯徐谦出现。
许多人私下议论纷纷,猜测徐谦的年纪、相貌,甚至有人为徐谦是坐轿还是乘马而来吵得不可开交,大家的热忱都很高昂,虽是冬曰,却都不觉得冷。
结果一直等到天要黑了,也不见人影,许多人才不舍离开。
子夜时分,一辆轿子在众星捧月下缓缓到了,幽暗的街道,已经没有了人烟,不过报馆门前的灯笼却不曾熄灭,仿佛是这里的主人,早已候着贵客到来一样。
马车在这里停落,一个校尉轻轻去拍门。
于是乎,报馆里头顿时沸腾了。
其实大家都在等,都知道徐谦必定要来,报馆里的徐家人和几个住在这里的大儒听到了拍门声,一齐开了门涌出来。
而这时候,徐谦亦从轿中钻出。
“堂兄……”
“谦儿……”
“大人……”
许多人围上来,这个道:“早知你要来,还备了一桌饭菜,就怕你饿了。”
“堂兄杀倭寇的事能和我说说吗?”
“瞧瞧,谦儿是真正有出息了,咱们徐家出了学士……”
徐申在人群里急的半死,连忙道:“休要鼓噪,休要鼓噪,怎么能把人拦在外头,老叔公还在里头等呢,他可是半宿都没有睡。谦儿……呃,应当叫你徐大人,走,咱们进里头说话。”
徐谦苦笑,大家似乎是情绪激动的有些过头,却也只能摸摸鼻子,点头道:“走,进去说。”
直接进了报馆的后院大堂,而此时,徐家的老叔公战战兢兢的坐在椅上,候着徐谦进来,他年纪老迈,况且辈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