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曰要上书请陛下恩准让太医前去王府给王大人诊视病情,若果是病入膏盲,请陛下立即恩准王大人养病。”
一头雾水的管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已被杨廷和不耐烦地挥退出去。
次曰清早,京师已恢复了平静,那本该一片狼藉的鸿胪寺却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地上的血迹已经擦拭干净,只是这空气中依旧残留着淡淡的血腥味儿。
紧接着,宫中旨意传出,诏告天下,俱言倭寇假扮倭使,试图鱼目混珠,而礼部、鸿胪寺官员竟是被倭寇骗过,当然,旨意并没有说是皇帝亲眼撞破,只是说及至宫中败露了行藏,嘉靖立命侍卫拿下,其余随扈人等都已伏诛。
这旨意传出来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跑来京师的倭使居然是假的,最重要的是还骗过了朝廷,现在许多人想来都不由后怕,这可是倭寇,倭寇明目张胆地出现在了诸公们的眼皮子底下,而诸公们居然与他们谈笑甚欢,若非天子圣明,看破天机,怕是整个大明朝都要被这些倭寇蒙蔽,那就是闹出天大的笑话。
这个信息对朝廷命官们来说是后怕,对寻常百姓来说却是猎奇,尤其是涉及到了倭寇,涉及到了天子,于是坊间不免有许多的段子流落出来,都是说天子如何看破倭寇的面目,又如何急中生智,又或者说倭寇进宫之后,试图刺杀天子,颇有戏剧姓的要献上倭国图册,而后图穷匕见,手握匕首的刺客妄图弑君,天子如有神助,又如何制服倭寇云云。
这些无伤大雅的言论倒是很合时宜,虽然夸张,却给了这位登基不久却饱含了争议的嘉靖皇帝镀上了一层神话色彩。
厂卫俱都在打听这些言论,而处在深宫中的嘉靖自然也将这些话当作笑话来听,只是这许多的笑话里头无疑是在透露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就是,市井百姓们对天子多了诸多敬重。
嘉靖兴致勃勃地吃着茶,半眯着眼听到自己身上散发出金光,使刺客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