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姜子牙功劳很大,跟周王关系很好,所以他享受了特殊的待遇,但是《礼记》里还明确记载了,“太公受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姜子牙和他后世的五代子孙死后都被运回了周朝,这又是为什么,要知道子孙绵延五代之后,就已经在齐国开枝散叶了,死后也应该由后人祭祀,周王为什么还要将他们都弄回周朝安葬,
左登峰凡事都喜欢参照历史,但是他从不迷信历史,因为历史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以《史记》为例,其中就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而后世的一些书籍有可能参照着前朝的史书继续书写,如果参照的书籍是错的,那后面只会越來越错,因此,几本不同朝代的史书,彼此之间并不能形成对应佐证的关系,
由朝廷编撰的史书往往不够详实,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还是县志,但是这里并沒有临淄县志,左登峰随即背负了几本史书,带着十三赶赴临淄,
在南行的同时,左登峰的心情很是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姜子牙就埋在齐国境内,如若不然就得返回周朝境内再度寻找,这一找还指不定找到猴年马月,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姜子牙不要埋在齐国,因为山东现在已经彻底沦陷,曰本人在这里部署了重兵,从这里挖掘姜子牙的陵墓无异于火中取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