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一品江山 > 第二七九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上)

第二七九章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上)(4 / 5)

,所以他们也是危险的。事实上大理与南诏截然相反,南诏热衷扩张,大理却热衷内斗,且其国内佛教盛行,民众对大宋又多有亲近之情。”陈恪一针见血道:“说白了,这是个像大宋一样温和的政权。他们的当权者从未想要越出大渡河,对我国的边陲构成威胁。”

“嗯。”韩琦终于露出赞赏的目光道:“你能看明白这一点,说明是有真才学的。”话锋一转,却呵呵笑道:“不过照你这么说,侬智高肯定在大理掀不起大风浪来,我们可以不必去理会了。”

“相公在考校下官。”陈恪淡淡一笑道:“四夷之乱,始于人心之不臣。故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以震慑人心。再说如今大理内部三家纷争,保不齐有哪家想要倚仗侬氏的势力,压倒另外两家,虽无意针对大宋,却会给侬智高一个翻身的机会。大理国物产丰饶,人、马、铜、铁样样不缺,真要让侬智高扎下根来,不出数年,他就能东山再起、杀回广西。”

“再者,下官方才便说过,比侬智高更重要的是大理本身。下官以为,大理有三个不得重视的理由。”陈恪屈指道:“第一,其物产丰饶,盛产我大宋最紧缺之银铜、马匹;其二,广源州之南,是比侬智高危险十倍的交趾国,其国民卑劣成姓,虽俯首称臣,却常有侵略上国之心,我们若能收服大理,可使其钳制交趾。同样道理,又可用交趾钳制大理,此运用之妙,自然无需下官赘言。其三,收服大理,与我们的国策并不相悖,因为虽然是我们对付西夏的盟友,但却是建立在其赞普唃厮啰的个人意愿上。一旦其改变主意,或者后继者倒向西夏,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大理在吐蕃背后,控制茶马商道,不仅是其重要的供给地,更有锋刃抵背之威胁。我们收服大理后,不管吐蕃赞普是谁,都要掂量一下两侧受敌,后援断绝的危险,不敢倒向西夏。”

“好!好!”韩琦拊掌赞道:“状元郎名不虚传,老夫这枢密使之位,将来非你莫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