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叔爷你……”
她父亲段允常该就是在族谱上看到的朱慈诩,而段宏时跟父亲又是什么关系?
段宏时摇头:“我段家只是襄王内侍,忠心耿耿,以一族老幼的人头担下了襄王血脉。”
一段尘封的历史,由段宏时幽幽道来。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陷襄阳,第八代襄王朱翊铭遇害,朱常澄逃奔九江。弘光元年,受封为第九代襄王。弘光覆灭后,襄王本想南投,可帝统混乱,怕步隆武、绍武后尘,被人当作权柄工具,朱常澄转投湖南,由自家姻亲长沙段氏遮护。
永历与大西诸将联手抗清后,局势稍变,李定国攻入广东时,朱常澄有心助力,想遣子入永历朝听封,却受阻于道。之后永历覆灭,朱常澄忧死。段氏为掩护朱常澄这一支朱家血脉的身份,将其子继入段家,朱常澄之子,也就是段宏时的哥哥,段雨悠的爷爷。
朱常澄逃奔长沙段家时,族谱自然也随身带着,段氏认朱常澄之子入段家的“族认入祠”,文书签押一应俱全。只是怕清廷察觉,都很隐秘地收藏着,却被小时候调皮捣蛋到处找书的段雨悠翻了出来,看过几眼。
看着目光直直,其实到现在才真正明白自己身份的段雨悠,段宏时笑道:“至于你为何必须要嫁给李肆,这要李肆来说。”
李肆嗯咳一声,目光左右摇摆不定:“我老师于英华有开国砥业之功,现在英华已起,老师就想让襄王一脉重续。可你母亲早亡,你父亲又无意续弦,襄王这一脉下就只有你一个女子。老师不愿由朱家外枝继襄王一脉,也不能以段家庶人继脉,此事就只能着落在你身上。将你所生之子继入段家,再继襄王之脉,得子后再让一子返段家。朱段两家之情、襄王一脉之继,都能照顾到。”
段雨悠听得两眼发晕,先继段家,再继朱家,再返段家,这这……这圈子可绕得真够大的。但叔爷的要求也很合情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