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角度在看这事。
“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利者又会如何呢?”
李肆如此感慨着,他看这事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对盘金铃暗有歉疚,一方面也是隐隐自得。
民心,英华治下的民心,终于被他搅动起来。军事上,他养精兵,政务上,他抓精英,想的都是不以暴力瓦解华夏传统的社会秩序,而是以自由流动的工商,带动自由流动的思想,一步步融汇社会各个阶层,让这个秩序自发演进。
所以他向来不指望民人自己站出来,为英华而战。打仗,就靠职业军人去打,民人老实过自己的小曰子,这样就可以了。什么民族精神,什么国家观念,得等这个国的硬件完备之后,才能一步步渗入人心。
可衡州的事情让李肆明白,这个进程并不漫长,正如龙高山转述盘金铃所说的话那般,这个国,对很多民人来说,已经是他们的国。这个国给他们人生所带来的改变,让他们心中所怀的希望,已经让他们觉得,值得冒着风险,付出代价,来为这个国而战。
虽然直接的推动力是盘金铃、天主教和工商,但催生这些推动力的土壤却是英华这一国。想及此处,李肆心中豁然开朗。
二十个月以前,广州青浦,他和段宏时等人商量立国檄文的时候,都觉得民心不可用,只能争取民人中立。为此没有去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当然,现在也不是时机,但李肆忽然觉得,自己治下的民心,却是已经能用了。
龙高山看着沉吟的李肆,心中也正翻腾不定。原本他被盘石玉介绍而来时,还只是将李肆当作一个豪杰人物,觉得他小小年纪,就做出一番事业,还跟他所憎恨的清廷为敌,为守护这样的人而死,也算是值了。
这心思不过是一场交易,当初在百花楼为李肆舍命挡箭,也是这么想的。可随着时间推移,英华立国后,龙高山视自己职责为一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