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多少缓解了康熙的疑惑,按赵弘灿的说法,李肆也非票行一家独主,不是什么事都能做主。江南票行在江南自己作自己的生意,李肆未必能有效约束。
这概念康熙熟悉,那不就跟满洲人以前的八旗议政类似么,李肆即便是共主,也不是事事都一言九鼎。
康熙不屑地道:“果然是起于工商的婪贼!今曰他倚此立业,异曰他也就因此溃灭!商人唯利是图,为在我朝廷治下邀恩,竟连敌我都不分,那李肆……”
他都在为李肆感到不值:“若是听到他旗下产业,居然还向朕贷银输诚,还不知脸上会是何等精彩颜色。”
康熙摇头慨叹不已,这李肆该是被工商挟制住了,竟然连这等生死事都不能掌控,你不是重工商么?重到后来,反而沦为工商的傀儡,这就是你的下场,活该!
这就是昭山大营里,李肆那番表情的由来,那确实是相当精彩。
康熙当然不会直接说借,帝王尊严绝不容许他朝商人低头。但一方面是救急,一方面也抱着“打击”李肆的心理,他许可了此事。让李煦给出一个既可以保存皇帝颜面,又能拿到钱的解决方案。
李煦能有什么方案,还不得看李肆的脸色行事。透过江南票行,李煦急急向彭先仲这边作了通报,等着李肆的回话。
李肆很俐落地点头:“借,康麻子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
彭先仲是商人出身,没感觉有太大问题,若是换了其他人,比如说一般的英华文武官员,准会一跳三丈高,当李肆是“通敌分子”。
为什么不借!?他李肆不借,康熙照样有办法解决,现在只是不想过多动摇朝政根基而已。再说了,这可是康熙主动送上门来的一个绝佳机会,给李肆布置“江南攻略”打开了一扇侧门。
李肆悠悠道:“而且这笔钱借出去,我也不想着让他还回来,他得还我……”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