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明 > 第八十五章 往中州

第八十五章 往中州(3 / 7)

拖延只是一种叫苦的方式,拿好处是一方面,另外也是要告诉朝廷,登州镇确实也很困难,凑这点人马都是九牛二虎之力。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面,金州恢复了对复州的攻势,又开始骚扰复州沿线的春小麦播种,砍了二十多个建奴脑袋,包衣则杀了上百,双方在复州以东的山地又开始残酷的斥候战,不过后金没有往辽南增兵的迹象。

到了四月初,登州镇应援人马在平度州集结完毕,除了第五营之外,还有加强的近卫营第三总、近卫营营炮队、中军侦骑、特勤队、总辎重队等直属部队。陈新这次带的是一个简化版的登州镇,连民政也有百余人随行,主要是熟悉屯务的官员和一些工匠。

陈新也觉得差不多该出发了,否则朝廷一急,就该调关宁军回保京师了,这样无疑会增加关宁军的话语权,以关宁军的装备和机动力,打打流寇还是小菜一碟。

另外一个焦急的人,便是吕直了,这次打流寇风险不大,但是政治收益很大,特别是有个保卫京师的噱头在里面,可以跟皇帝好好表一次忠心,这对他们这样的监军很有用。

崇祯在对付魏忠贤的时候召回了各地的监督太监,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用太监,从崇祯二年开始便频频派遣内臣监军。

文官们的表现让他越来越失望,连那些监督文官的科道御史,崇祯也是满心的怀疑,满朝之中反倒是身边的太监更让他放心,他通过这些放出去的太监,多少能得到一些消息。

大凌河之时他便一力坚持,派出三个太监赴关宁监军,此次流寇突破太行山,他给了银子劳军,也派了太监,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邓玘这四部中都有一名监军,无形中也给了吕直一些竞争压力,所以他迫切需要到河南战场去挣表现。

吕直自己带的人,有他亲兵两百,还有便是耿仲明的人马。

四月十二日,登莱所有出征大军从平度州出发,王廷试亲自到平度州壮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