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盖沿线多次遭遇零散的袭击,明军的大股骑兵还时常出现在平洋河附近,岳托几人兵力既不足以攻击金州,又不足以防备如此广大的区域,只得派出更多斥候,往东进入山地与金州斥候拉锯,驻军一点不敢减少,后金都是各旗自己管自己吃的,和明军的客军制度一副德性,明军抽调外地的军队,还需要从原驻地卫所供应粮食,是个十分奇葩的制度,辽事起之后,因为援辽人马驻扎时间太长,兵部才改为了用辽饷统一供给。
因为要长途运输粮食,这三旗在辽中的村子怨言四起,别的旗在察哈尔和宣府收获颇丰,他们当然不会把全部财物交到公中,后金兵私藏战利品是惯例,连皇太极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的旗发财去了,留下这部分甲兵和家属却要打硬仗,还要贴粮食,自然会有意见。
路途上粮草由复盖各堡接力护送,大家都不想护送全程。明廷原来在辽东的军堡体系大概是十里一堡、六十里一驿站,后金恢复也是按十里一堡来做的,遭遇了一次袭击后,后金就只能增加各堡驻军,复州的人马又摊薄了。
就这么防备着,运粮队还是连连遇袭,明军大股来袭的情况变少了,他们活动也受到了限制,最多的便是地雷,那种万弹地雷炮能把一辆爬犁掀上天,顺便还打翻周围几个骑兵。明军通常是晚上摸上官道,埋设地雷后盖上雪层,表面上很难看出来。
这种触发雷害人不浅,后金兵把每辆粮车前后相隔二十步,以免一炮伤及多车,每次还要派出两三个包衣驾车走前面,雪层越来越厚之后,金州斥候野外生存慢慢艰难,这才消停下来,逐渐撤回了金州。此时也到了十二月,不管女真、蒙古、还是汉民,大家都要过年了。
十二月二十日,黄台吉来到了沈阳城北的火炮厂,随行的有济尔哈朗、多尔衮、高鸿中、马光远、石廷柱等人。
直接负责铸炮的,仍然是那位在己巳之时投降的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