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何处有兵当用?”
“眼下大凌河之围未解,既有解围之急,又有蓟破口之忧,天津、昌平、密云各兵或防蓟或援辽。其余九边既要防虏又要防贼,已是无兵可调,臣反复推算,只有通州兵可调,副总兵杨御蕃乃原山东总兵杨肇基之子,颇有父风,可堪大用。然通州扼京师之东,臣不敢尽数抽调,部议只调杨御藩副总兵所部,另调天津王洪、保定刘国柱一部,加杨御蕃总兵衔总制各军,赴青州堵截李九成叛军。”
其他阁老还是安静的听着,这事他们不会轻易表态,因为李九成所部战力还是强悍,山东各部人马面对他们只余守城之力,一旦说错了容易被人秋后算账。
梁廷栋看大家没有反应,硬着头皮继续道:“二来,还是只能督促文登营再加些力。”
温体仁站起来道:“皇上,陈新所部两年来多番血战,虽然陈新忠义,却也是血肉之躯。如今辽海堪用之兵,首推文登营与川兵,然强兵得来不易,臣请本兵不可催迫过甚。”
温体仁和陈新的关系举朝皆知,陈新从固安之战开始就打上了温派的印记,温体仁在朝中也从不掩饰的为陈新出头。
梁廷栋虽然知道,但现在战况如果继续恶化,可能威胁他自己的官位,所以还是争执道:“回老先生话,下官没有催迫陈新之意,只是请文登营拖住叛军,不使之流窜至济南青州,待杨御藩大军合围,一举荡平李九成。”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对温体仁轻言细语的道:“温爱卿所说有理,本兵的布置亦是恰当,便照此议下所司尽速调派。”
梁廷栋再次过关,落座后长长出一口气。
“本兵对大凌河还有何措置,今日一并说来。”
梁廷栋听到大凌河三个字如被针扎中般抖了一下,这已经是他的噩梦,他有时宁愿祖大寿被皇太极一战全灭,也不要这样拖着不死。
众阁老再次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