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的脚步声刚刚远去,柳庄主眸子里的贪婪之色却忽然间消褪无形,然后直接上前移开一排书架,又从书架后面打开一道暗门,进了一间黑忽忽的密室,稍倾,一只信鸽便从绿柳山庄后院的一个小窗户里飞出,扑翅着飞入了夜空。
秭陵,楚王宫上书房。
项庄正在认真翻阅令尹府汇总上来的关于楚地工商业的一些数据,譬如用工千人以上的手工作坊有多少家?譬如楚地一年的精铁总产量有多少?再譬如一年酿酒多少斤等等,项庄非常清楚,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望着手上一连串的数据,项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经过十多年的苦心培植,楚国的工商业终于是初具规模了。
此前十几年,楚国的变革相比汉国优势并不明显,甚至略有不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汉国积攒的粮食明显要多过楚国,但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楚国要花更多的代价培植工商业,而汉国推行的是重农抑商的国策,根本不需要劫农济商。
但是现在,楚国的工商业已经初具规模,从此之后,再不需要劫农济商了,项庄有理由相信,楚国的国力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套用后世一个术语,楚国的“鸡的屁”很快就会把汉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什么齐国、赵国、淮南国就更加不用提了。
随着“鸡的屁”的增加,楚国的战争潜力也将成培增长,只等荆襄、巴蜀的府兵训练成军,楚国就能持续对外用兵了,而且绝不会再出现因为粮食短缺而无以为继的局面,最多就是国力消耗过大导致物价飞涨,也就是通货膨胀。
总而言之一句话,楚国用十年的蜇伏换来了工商业的发展。
现在,工商业要反过来推动楚国的对外扩张了,这是因为,楚国的工商业是与战争息息相关的,只有楚国持续对外用兵,楚军将士才能不断获得奖金,楚军将士领到了奖金,才会有消费,楚国的工商业才会发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