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历史研究成果的资料,就足以让每一个拥有这份资料原始拷贝的机构和个人笑傲历史界。
对这种合作意向,唐韵当然是不会排斥和拒绝了,随着打捞团队陆续触动,将会由越来越多的高价值文物进入到唐韵的藏品系列;而接下来要上马的海外陆地考古项目,将会为唐韵增加更多的藏品。
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参与唐韵的各种研究课题小组,不论是奔着研究课题来的,还是奔着扬名立万来的,唐韵总不会让对方失望而归。
唐韵下设的机构也有十几个,七处展出机构要开放其中六处,还有打捞中心、陆考中心、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实验中心、推广部等等,这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运行的。有了这些研究机构的参与,就会有大笔的研发资金进入到唐韵,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盈利的唐韵,而不是一股脑的只知道投入。
维持这么大一个机构的运作,不计算基础建设和各种前期投入的一百九十多亿,每年光是员工的薪水就是几亿,还有各类展品的保养费用,办公费用,研发费用……,林林总总的算下来,最少也要六到八亿左右的样子,一旦有了好的现代藏品和老爷车,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知道多少钱了。
只靠着门票唐韵倒也能维持,而且也会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盈利,但是却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稳妥,而且唐韵毕竟是一间经营机构,没有相当可观的收入,是很不科学,很不正常的。
能够让世界各地这么多的的研究机构都涌向这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唐韵如今的成功和辉煌也是建立在丰富的藏品和先进的概念等等基础之上的,也可以说是安全不可被复制的一种成功。
原来唐韵展示中心里的众多展品已经很吸引人的眼球了,禹王九鼎、始皇帝登基玉简、黄金《圣经》、王羲之真迹等这些绝无仅有的珍品都是唐韵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