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沉船,船载文物的精品率之高令人称奇,如非保存完好的帝王古墓葬,怕是百八十座普通的墓葬也挖不出这么多的宝贝。
印尼的那艘沉船就当不得十座古墓了,而且船载货物的精品率也不高,唐韵是以展出高价值文物为主的,这些东西能够进入到唐韵展示中心的少之又少,了不得也就两成的样子,大多数的出路就是被束之高阁,有少数形制重复严重的也许会被去拍卖。
或者会在某一阶段的研究课题中被拿出来用一用,真正想要在唐韵面世,估计就要等到有一天唐韵再建一座别的展示中心才有机会了。
不过在这艘印尼籍的沉船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
印尼当时还不叫印尼,是分为好几个国家跟部落的,以他们的技术还完全没能力建造三十多米近四十米的大船,这艘船的样式是中国的广船,而且船上很多用具都是中国特色的。
根据船载文物的年代来看,这艘船应该是景泰年间的,那个时候明朝中央政府正在搞海禁,沿海出现了大量依靠走私货物卫生的海商,周边的很多其它亚洲国家也都有人参与进来,这艘船应该就是跟那些海商买来的,甚至就是海商船队中的一员。
当然也不排除印尼猴子打劫了中国商船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太小了。当时的中国可是很强大的,要比现如今的形式强出若干倍,虽然国内有些混乱,可真要咳嗽一声,真能把印尼猴子吹回原始社会去。
也不知道当时中年各国人造船是否都是否有相同的理念,反正这艘船的理念是够先进的,在它的指挥舱里居然有一幅半边墙那么大的红木海图,而且这海图和墙面是一体的。
另外还有一幅同样是红木的,相当于墙面上海图十分之一左右大小的便携式海图,边框上还有很漂亮的海水纹浮雕。
两幅海图只有大小的区别,画面的内容都是一致,基本上就是亚洲、非洲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