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丽山,有寺名多色,寺里有个漂亮的小尼姑,酿的一手好酒,这太引人遐思了
唐家的豪富,就显示在无处不在的细节上。配合这套酒具的,是一套黄琉璃杯子,杯子本身的材质不值钱,妙就妙在烧制的手艺和杯中的‘内画’上,淡绿色的酒液倒入后,这些用特殊工艺雕刻出的四时花卉就会随着酒液的波动生化出许多景象来,一时倒有些让人分不清是酒在杯中、还是杯在酒上了。
唐宝和兮儿他们早就等不及了,接过酒杯一小口一小口地吮吸着这美轮美奂、偏又香浓无比的酒液,那小心翼翼的模样,仿佛是怕一个不小心洒落了几滴似的,酒入口以后,就立刻把嘴巴抿起来,腮帮子微微颤动,喉咙里也传出十分轻微、绵长不绝的吞咽声。
竟然是没有一个人舍得把酒直接吞下去,都在细细的品味,就像在欣赏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一样。
“周先生,听你刚才的话,似乎对酿酒也很了解,那就请您品评一下吧?”
妙音很认真地看着周易。周易的棋艺确实让她折服,可这并没有打落她的心气儿,看到周易刚才说话,就像个酒道老手一样,她不免又有些不服,想着要跟他别一别。
“好,那我也不客气了”
周易没让那名帮闲倒酒,而是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
看到他倒酒的手法,妙音心中又是一动:“果然是行家,难道真是能者无所不能麽?”
所谓‘浅斟慢饮’古时的酒博士倒酒时都能用小嘴儿的酒壶拉出两米长的酒线来,这就是为了让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挥发出特有的芬芳;现代有些人喝红酒喜欢摇晃杯子,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当然也有啥都不懂装比乱晃的,那叫附庸风雅。
周易刚才倒酒时虽然没有故意站起身来甩出酒线,却是凭借手腕的力量,把酒线扬上半空,在空中兜了个圈子才又落回酒杯,若是算计酒线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