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官家昏迷多日。储君之位成为焦点。官家赵顼曾有意立皇子赵煦为储君,太子年幼。官家担心主少国疑,准备让秦王来辅政。
秦王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子,有这般有能耐,劳苦功盖,威望也无人能比。直接即位do可以。何况是做个辅政大臣,自然绰绰有余。
老百姓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也称赞官家英明。
可惜好事多磨,总有人破坏!
据说皇太后疼爱次子,意欲以次子扬王赵颢为帝,反对太子登基,秦王辅政。故而才想要抓住秦王家眷,从而要挟秦王妥协。
流言就像是涨了翅膀一样。一日时间就传遍整个汴京,顿时一片哗然。
皇室内斗,朝堂纷争虽然距离百姓很远,但总有些消息流传民间,听起来完全合情合理。
加上百姓对朝廷封锁城门,挨家挨户搜查登一系列扰民举动是十分反感,本身就心有怨怼,从而更容易接受流言。对朝廷的不满也开始加剧。
随即还有说法,官家多日不上朝,可能已经驾崩。之所以秘不发丧。说明什么?
很有可能官家已经被太后和扬王谋害了,立扬王为监国的可能也是太后矫诏而为。
百姓大为惊恐,义愤填膺,纷纷不平道:“难道大宋就没有人能压制太后和扬王了吗?”
有啊,只有太皇太后和秦王啊!
这就是为什么太后和扬王要捉拿秦王家眷的缘故,且秦王远在长安。鞭长莫及。
至于太皇太后,据说已经有太后软禁了。再加上宰相韩琦助纣为虐,帮着太后和扬王倒行逆施,如今在宫中和朝堂上一手遮天。
太后宠溺幼子,祸乱宫闱,意图染指神器,篡改国朝正统,古往今来例子很多。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是《左传》名篇,如今的皇太后高滔滔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姜氏吗?再加上一个宰相韩琦,不正是话本戏里,跋扈太后加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