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宋王 > 第六三六章 三路伐夏

第六三六章 三路伐夏(3 / 5)

力,希望他能够大放异彩,给自己一个惊喜。从现在开始,必须培养年轻人,加强人才储备。同时这也是给种家的一个补偿,毕竟东线他们只是做配合,从属于折克行。

中路军则是以新任的泾原路行军总管刘昌祚统帅,庆州守将景思谊为副将,率领八万大军,从环庆路一带正面进攻西夏。

至于余下的兵力,以及秦王本人的安排,并未公布,外人无从知晓。

除此之外,秦王对西军将士下达了几条命令:

其一,所有参战将士必须听节制,奋勇杀敌,立功者重赏,胆敢有临阵退缩者,全家连坐。赵昭也知道这种方法不人道,却也无奈。

秦王如今在西军之中威望很高,将士们愿意跟随秦王作战。尤其是秦王在大雁塔下建大宋英雄纪念碑的消息也传开了,将士们心中感慨,以后哪怕是战死沙场,也会留名为人所敬仰,对促进士气有很好作用。

其二、西夏国民,抑或者西夏国内的其他部族,如果帮助宋军,会论功行赏,甚至分封爵位。这一条无疑很有吸引力,西夏国内有许多其他部族,比如横山诸羌。很多部族的头领听说消息之后,便蠢蠢欲动了。因为投效赵昭,曲扎从一个被追杀的流浪汉,变成了河湟羌人头领,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其三、各路兵马相互策应,若遇到危险,原则上要加以救援。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救援,一切以大局为重。

宋军军纪中有规定,遇敌不救者斩。但赵昭觉得,凡事不能这么死板,相互救援是应该的。但为救援贻误战机,耽误了大局就不好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本就多围点打援的诱敌之计,不能教条。

其四、不得贪功冒进,更不得彼此争功,乱了阵脚。元丰四年的那次征伐,高遵裕与刘昌祚争功冒进,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赵昭不希望历史重演,调走高遵裕的同时,更要严令其他将领,防止出现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