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本来很支持王安石,其兄弟韩绛还曾以枢密副使的身份进入制置三司条例司,为王安石挑大梁,主持局面。
可是随着变法的不断深入,韩家兄弟发现了不少问题,觉得变法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
尤其是青苗法推行之后产生的种种弊端,韩维与韩绛兄弟俩逐渐多了一些不同意见,与王安石意见不合。
韩绛更是因为退出了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为此恼怒不已,偏生他又很是执拗,也没记着人家韩家兄弟的推荐之情。韩维因此而贬官,前往襄州担任知州。
韩绛无奈,为了避开汴京乱局,便来了西北,担任陕西路宣抚使。
说到底,多少有点发配的意思,而且与王安石大有关联。
要说韩绛与王安石有什么深仇大恨那是空话,但是心里多少会有些不爽。
庆州案爆发之初,按理说身为陕西路宣抚使的韩绛该出面的,可是因为李复圭和王安石的关系,韩绛选择了避嫌。
皇帝赵顼也很理解他,指派了林昭前去!
可是事情一旦发生在陕西路的地面上,那就注定了避无可避。
韩绛也完全没想到庆州会发展到如此程度!
大顺城的血案触目惊心,庆州更是风起云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林昭竟然成了通敌叛国的罪犯?
韩绛与林昭的接触并不是很多,却也算是有些了解,他印象里的林昭并不是这样的人才对。
这个结果让他很是震惊,很是意外!
可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韩绛依旧没有打算参与此事!局势已经十分复杂,牵涉到了人更是多。尤其是隐约还与王安石有关联,韩绛更是不想插手,官场之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情很是普遍。
韩绛倒是想要当个局外人的,可惜事与愿违,有个人找到他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