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不少。
再者就是祸起萧墙!因为一时疏忽,以及虎毒不食子的顾虑。唃厮啰一念之仁,留下了
瞎毡、磨毡角这两个“不孝子”。他们的分裂独立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分散了河湟吐蕃的力量,而且彼此之间的攻防和算计,无疑会加剧内耗,兄弟倪墙,给外人可乘之机。
再者就是西夏的危险,从李元昊到后来的没藏讹庞,再到现在的梁乙埋,与宋朝之间的摩擦不断。西夏有个很常见的情况是什么,那就是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内部矛盾。
西夏多次在宋朝的麟州搞小动作,出兵侵扰,甚至是交战,但并未占到便宜。焉知不会在紧急情况下,将目光转向青唐城,转身咬河湟一口!即便是西夏国相梁乙埋亲来青唐城,送公主前来和亲,依旧无法排除西夏对河湟的觊觎之心。
同样,宋朝人也未必靠得住!
若是没有了西夏这个共同的敌人,焉知宋朝会不会对河湟有什么想法?宋朝在前线的秦、渭诸州都主驻有重兵,些许小动作不断,兵锋直指河州,越过来就是河湟了。
何况宋朝有“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的祖训,谁知道宋朝人什么时候也会把河湟之地当成是他们的“卧榻”呢?太祖皇帝当年说出这等霸气之语的时候,一定没想到会给子孙带来如此负面影响。
何况在河西走廊一带,回鹘人也逐渐坐大,本来曾经是河湟吐蕃的附庸和盟友。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也渐渐的不安分了,成为隐患和危险。
所以河湟吐蕃看似强大,实际上也是危如累卵,不管是哪一边出现问题,失去平衡,都有可能引发王国的颠覆。
由此可见,河湟吐蕃的处境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所以想要当好这个赞普不容易。唃厮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撒手人寰的。他在的时候凭借着自身的威望和能力。还能够镇住各方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