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党官员,郑獬就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郑知州。谋反叛乱的事情你认为毫无根据。不出兵也罢!”苏轼无可奈何道:“那贩卖私盐一事。此乃在下分内之事,既然有消息,明ri就不得不慎重,你看……”
合情合理的要求,苏轼的请求他不能驳,郑獬道:“好吧,子瞻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明ri余杭郡王要在西湖宴客,需要派些人去护卫。余下的州府差役全给你调动就是了。”
“那就多谢郑知州了!”苏轼一拱手,口中感谢,心里却十分不满。郑獬你太过分了,这次要真出了事情,我定要向官家弹劾你!
林昭看到郑獬那固执,自以为是的面孔,心里更是愤怒,几次气冲冲地想要破口大骂,真想上去暴揍一顿。好在被沈括拉着,才没有当面直接其冲突!
一场谈话不欢而散。三人只得无奈离开。
出了州府,林昭便破口大骂:“什么玩意。这种人能配当一州长官?如此大事竟然毫不在意,完全当耳旁风?明ri要是真出了事情,后果何其严重,他担待的起吗?只是让他调兵防备,这点胆识,担当都有没。真不知道是胆小如鼠,还是顽固不化,亦或者是故意为之。”
沈括无奈叹息道:“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郑知州竟是这个脾xing,当真有些意外!”
“这个人是以固执出名的,要不怎么会得罪了王相公,顶撞了官家,贬黜到杭州来呢?”苏轼一语点明了缘故,郑獬要是担心岂会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弹劾王安石?至于说郑獬不忠,与逆贼有勾结,应该也不至于。分明就是固执,不过是不合时宜,不通情理的顽固。
今晚的一些事情让他有些感触,保守势力反对变法没错,可是不能反对的如此直截了当,如果的没有底线?不分是非曲直,不分轻重缓急。至少正当的事情该照样支持的,如此做法实在有些不可理喻……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