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就是火器方阵。我们常常在作品中看到的“三段shè”只是火器方阵使用的一个小的方面。但远远不是全部。
其实在明朝,已经有了一个天才的将领采取了火器阵形的雏形,那就是戚继光。就是这样一个雏形也让戚继光在抗倭的战争中取得了歼灭上千名倭寇(都有首级),自己伤亡不到十人的辉煌战绩。这个雏形其实和欧洲的火器方阵只是隔了一层纸。
那为什么以后的将领没有继承发展了呢?
原因我们从《孙子兵法》就可以看出。现在看到的《孙子兵法》,让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兵法书的目录和总纲。凭着孙子这么好为人师的xing格,他怎么不会把如何训练,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和如何在战斗中排阵形的方法写进《孙子兵法》里去呢?
而且不止《孙子兵法》,以后各个兵法大家的兵法书,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这主要原因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把兵法书中的这些内容给销毁或收藏了起来。不让其他人看到,防止他们造反。
不过,戚继光的兵法书却奇迹般的流传了下来,可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在当时的明朝,并不能够在外面流传。再加上明朝的军将基本上都不识字,所以也就谈不上继承和发展了。
而在今天,吴世恭对于薛勇的安排中,偏执地坚持那些赌坊护卫的队列训练,这恰恰是火器方阵的基础训练。这也只能够说明,吴世恭总算是开了一个金手指了吧。